关于开展新余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2022-2025年)的实施意见

2022-08-20 00:00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对稳住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助推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实现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围绕“爱我工小美、五年更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生城市而努力奋斗”目标,按照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集群化的改造思路,引导工业企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开展更大力度、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技术改造活动,切实增强技术改造对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支撑作用。

二、工作目标

2022-2025年,每年推动300家左右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确保年均增长25%以上,力争30%,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例保持在35%左右。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以上百亿企业(集团),2个千亿产业集群,每年新增2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智能制造推进工程。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上云一批”的思路,深入推进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新建一批:推动实施大唐智慧电厂、新余塔机智能制造基地等一批新建项目,探索打造一批超级工厂、黑灯工厂等智能制造样板;改造一批:积极引导钢铁、锂电、光伏、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与改造,重点推进“数智新钢”、海螺新材料数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上云一批:打造“钢铁云”“锂电云”“光伏云”等5朵工业云平台,加快新余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大脑建设,推进新余市企业数字化云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千家企业上云行动。争取到2025年,累计建成5G+数字工厂(车间)30家,上云企业达1000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保持全省前列,装备数控化率和工业设备联网率大幅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中心)

(二)实施绿色制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聚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重点企业,结合企业现有装备水平和生产现状,选择技术成熟、效果良好的低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艺技术,对产线进行改造,使各工序能耗达到准入值甚至先进值。对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二、三、四批)中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设备,对列入落后淘汰类的电机更新为高效节能电机。深入推进高新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推动基地做大做强。充分利用厂区闲置地面、屋顶资源,在厂区内部建设可并网型光伏发电项目。持续深化“亩产论英雄”评价改革,全面建立差别化扶持政策体系,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企业通过实施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环保水平,引导企业绿色高效发展。积极培育三余环保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作用强的绿色制造龙头企业,发展低碳减排、高效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制造业。至2025年,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幅达15%左右;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0个;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3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政府、管委会〕

(三)实施产业链协同提升工程。依托产业链链长制,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编制各产业链技术发展路线路,引导企业在强链、延链、补链、固链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整体升级。加强企业协同配套,提升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赣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整合多种科研力量开展本领域产业基础能力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产业链中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与省内科技创新联合体对接,联动上下游企业开展全面化协同创新改造,建立上中下游分工合作、互融共生、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技术改造新模式。至2025年底,全市打造2条左右优势明显、成长性高的细分领域特色产业链,建设一批能级突出、引领性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四)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开展研发投入攻坚行动,统筹利用好各级财政资金,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示范应用,提升我市装备制造、基础材料领域整体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落实《江西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引》,围绕我市钢铁、锂电、光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麻纺等产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企业申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加快高品质稀土钢、高端轴承钢、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支持新钢公司牵头组建全省钢铁产业创新联合体、赣锋锂业公司牵头组建全省锂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至2025年底,推动4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成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60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五)实施服务型制造推进工程。贯彻落实《江西省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一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荐一批服务型制造特征明显、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有较大推进作用、具有较好示范性的企业(项目、平台)申报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打造一批高能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企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工作,鼓励、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投入,建立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设计能力。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建立规范标准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和供应链服务平台,开展集中采购、供应商库存管理、精益供应链等服务,实现供应链标准化、智能化、协同化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链,聚焦产业共性需求,培育发展一批面向行业的服务型制造专业服务平台,提供研发设计、系统集成、专业外包、检验检测、计量校准、数据增值、智能改造等专业服务。至2025年底,力争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8家以上,市级及以上工业设计中心50家。(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六)实施安全化改造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投入,推动互联网、IPV6、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及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企业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安全管理能力。推动开发区开展数字化安全赋能行动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安全保险服务。推进先进制造业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服务。支持对重点监管的高风险化学品、危险化工工艺和装备实施替代或低危化改造,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应急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化管理水平。聚焦民爆、石化、有色、钢铁、建材等行业重点领域,加快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监测预警系统、应急处理系统、危险品生产储运设备设施等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降低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应急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库,完善技改示范项目推进和绩效考评机制。坚持日常督查与定期督查相结合,加强对工作推进、任务落实、发展成效的情况通报、跟踪检查和督察督办。各县(区)要紧盯技术改造攻坚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政策措施及具体实施方案,分解任务目标,细化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大财政支持。积极对接国家、省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等方面支持政策,指导帮助企业争取国家重大技术改造专项、工业强基专项、省级工业发展专项等扶持政策。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扶持,促进企业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重大项目。建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融资支持专项政策,灵活运用专项补助、贴息、融资租赁、股权质押、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功能,提高使用效益。

(三)保障用地需求。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厂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实施零增地厂房增容技改,在符合现有规划、产业准入、投资强度、厂房结构安全、不改变工业用途的前提下,重点技改项目容积率可适当提升,但不超过区域控规限定的最高值。

(四)完善督查考核。将技术改造相关指标纳入市对县区重点经济工作考核,对年度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进度、目标完成情况、投产达效比率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在全市范围形成技改项目“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展开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8-6016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信息
  • 厂房租购平台
  • 其他招商信息
  •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
    快去查看吧~
    政策下载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400-115-5265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