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7日,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
影片真实反映了“乡土中国”的教育现状,最终斩获最佳影片金狮奖。
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普及了义务教育,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新时代的“乡土中国”面貌一新,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既体现在经济上,又体现在教育上。也难怪清华教授鞠建东会提议——10年投资20万亿建设2000所县域大学。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县域经济确实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但是大学该怎么建,不能一概而论。
县城办大学,有必要吗?
国际上有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
通常认为,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197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55%。
2021年,这一比例已经攀升至57.8%,但是仍然与美国的89%有较大差距。在美国,大量的社区大学降低了高等教育的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提升知识水平、学习职业技能。
所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继续建大学肯定是有必要的。
但是有必要放在县城吗?
先不下定论,我们看看最近的热门话题——高学历人才涌向县城。
4月30日,浙江丽水市遂昌县发布《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体检人员公告》,24个基础工作岗位入围者均来自浙大、复旦、中科大、上海交大等名校。
遂昌县能有如此吸引力,靠的是“诚意满满”的真金白银:本硕奖45万元,博士奖75万元。
此前,江苏盐城的阜宁县、滨海县,广东河源的和平县都发布过“高薪抢人”的人才引进计划,也都出现了名校毕业生扎堆报名的情况。
大手笔引进人才,县城的目的不难理解:
以人才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反过来也能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双方“共赢”。
但是,人才引进时不考虑当地实际,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方面,人才可能只为补贴而来,并未将县城纳入长期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县城的小“舞台”,不一定能满足这些人才的发展需要。
公职岗位的抢人、留人尚且如此艰难,县城在产业上的人才缺口肯定更大。
自己办大学,或许才是最靠谱的出路。
比如一个县城,重点发展食品机械产业。最近开始对生产、包装、检测等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每年需要1000名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县城想定制化培养这批人才,该找谁呢?
委托给浙江大学,可能吗?就算浙大愿意,浙大的毕业生有多少愿意到这个县城工作呢?
委托给市里的大学培养呢?市里有很多区县,大概率不会为它单独匹配师资和课程。
如果县城能自己办大学,就能这么干。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要650分才能考上,市里的大学要500分,那县城的大学就可以把门槛定为400分。招来的学生用适合食品机械行业的课程定制化培养,毕业后直接在当地就业。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产业的结合度肯定是更高的。
什么样的县城适合办大学?
所以,县城办大学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该把大学建设当做地方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正如笔者之前在《县城站上风口:得人口者,得未来》一文中分析的:
在“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的政策下,找到产业支撑的县城会加速崛起,不具备这方面条件的县城则会逐渐被弱化。
对于那些找到产业支撑,确实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县城,应该支持其发展高等教育。
这不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是切实可行也确实有必要的。比如“中国第一县”昆山,已经基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办了好几所大学:
本科2所:
昆山杜克大学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专科4所: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昆山学院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昆山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这些大学的专业都是围绕着昆山的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的,真正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而那些找不到产业支撑的县城,如果还要通过新建大学这种特殊形式的基建为自己续命,最终只会变成一地鸡毛。
总结一下,大学建设作为基建的一种形式,本身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抓手。而大学提供的教育服务,还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培养人才——大学建设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很有必要。
再进一步,大学建设也有必要“适度向县域倾斜”,但是不应该搞平均主义。
有人问了:那些不适合办大学的县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给出了方向——
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结合城镇发展变化态势,推动人口流失县城严控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有序引导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转移,支持有条件的资源枯竭县城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产业发展失衡、人口流失严重的县城,应该重点解决的是人口收缩带来的民生保障问题。
真的要发展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让这些地区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高等教育要为产业发展服务,重点关注的是效率,因为高校毕业生是需要就业机会的。
基础教育重点关注的则是公平,要更多向产业发展不好的县城倾斜,因为他们的孩子,同样是中国的孩子。
这样,更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适度超前布局基建
4月28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5月6日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专门要求扩大教育资源供给,但没有提到高等教育。
笔者认为,支持找到产业支撑的县城发展高等教育,这种特殊形式的基建是很有必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资本比较稀缺,把钱投到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落地,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但现在形势不同了,“铁公机”等传统基建的投资回报率正在下降——重点城市的基建已经基本完善,升级中西部地区和广大乡村的基建更多是为了改善民生,对经济的直接作用并不大。
国家近几年持续发力的“新基建”投资,就是在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而鞠建东教授建议“10年投资20万亿建设2000所县域大学”,这种特殊形式的基建见效虽慢,但功在千秋,长期的投资回报率并不低。
还是那句话,高等教育要服务于产业发展。
如果整个国家发展低端制造、加工外贸就能赚钱,那中专、技校培养出的人才就够用了。
如果低端制造在中国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了,相应的投资越来越少,产业必须走向高端,那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是中专、技校就能满足的。
转而发展高等教育,是必然趋势。
而县城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节点,肩负着承接产业、人口、功能转移的重任。建设与产业相配套的大学,有利于就近就地就业,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至于县城适合建什么样的大学,笔者曾在《职业教育,中国制造急需猛补的短板》中探讨过德国的“双元制”教育——
简单来说,就是让企业主导办学,把很多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融入到大学课程之中,手把手教学生怎么工作,毕业后即插即用。
人才由企业培训,成果反哺企业,良性循环。
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人才,产业无力攀升;没有产业,人才不过是一句空话。对县城而言,给予各种大额补贴与大城市争抢名校大学生,并非长久之计。
自己办大学,就地招生、定制化培养、就地就业,不失为一条靠谱的人才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然,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仍然是重要前提。
来源:招商网络
天津西青中北镇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2-06-14GDP增速0.1%,天津急了!
2022-05-06谷川联行助力“瞪羚企业”新超科技落户天津西青中北镇,激发科技创新引领能力
2022-04-19总投资约5亿元!谷川联行助力德国波森落户天津宝坻,加速推进天津“制造业立市”
2022-03-09